close

SWC – the Hasselblad Legend

 

   上世紀60年代,是人類積極探索未知世界狂熱年代,當時有兩樣東西憑仗完美的機械性能,隨人類征服了最極端的環境,一是1960年掛在“翠斯提”號 潛艇外舷,潛入10910米深的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的勞力士表,二是1962年隨“水星號”太空船環繞地球六周,並在旅程中拍攝出令人讚歎的優質照片的 Hasselblad 哈蘇相機。

 1.jpg  

 現在你知道這幅著名的照片為什麼是方形的了吧,它是美國太空人運用哈蘇相機拍攝的,未經裁剪的6×6畫幅(拍攝球體似呼是方畫幅的強項),很多教科書及百科全書都運用這張照片來講解地球不是正圓形。

 

著名的照片還有這一張,人類在月球的第一個腳印。

 2.jpg  

 

 

以及這一張,地球冉冉升起。

 3.jpg  

 

經過多次飛行,哈蘇已成為NASA標準裝備,這是阿波羅13號(出事的那一次)太空人背負的帶方格對焦屏,運用特製蔡司 Distagon 5.6/60毫米鏡頭的哈蘇500EL相機。

 4.jpg  

 

 

這是宇航員在進行哈蘇相機運用訓練的場景(同樣是哈蘇所拍攝)。

 5.jpg  

 

 

1966年6月,美國宇航員邁克爾·科林斯在雙子星10號太空艙外進行拍攝工作時,沮喪地報告:“對不起,我不小心遺失了哈蘇相機”,隨後瑞典報紙 以“哈蘇相機,瑞典首顆人造衛星”為題幽默了一把。哈蘇相機參加了全部阿波羅探月計畫,基於重量限制,只能將膠捲帶返地球,迄今為止,共有13台各型哈蘇 相機留在月球上,月球成為地球以外哈蘇相機佔有量最多的星球。

 6.jpg  

 

 

隨著阿波羅計畫結束,哈蘇開始執行太空梭工作,在每次飛行工作中拍攝平均1500至2000張照片,無論處於太陽直射下的120度高溫、暗處零下 65度的嚴寒、無重力形態、氣壓的巨大改變以及各種未知的危險中,哈蘇相機都保持了絕對一致的工作性能,承受住了太空拍攝的嚴峻挑戰及考驗。

 7.jpg  

 

 

前一段工夫,哈蘇把人類登月40周年作為其宣傳重點,哈蘇官網刊登了40年前美國政府寄給維克多·哈蘇夫婦的阿波羅11號登月紀念首日封。

 8.jpg  

 

 

同時推出了這個新廣告:

 9.jpg  

 

 

我們也注意到,廣告推出的哈蘇最新款數碼相機H3DII的鏡頭上赫然刻著HASSELBLAD,而不再是傳統的Carl Zeiss。

 10.jpg  

 

 

眾所周知哈蘇只是機身生產廠家,從來沒有生產過鏡頭,那麼這個哈蘇鏡頭畢竟是何方神聖?是否香港石利洛收購哈蘇後的產物?

 

其實刻有HASSELBLAD的哈蘇鏡頭早在1998年就已出現,當時哈蘇尋求富士公司代工生產了Xpan 135寬幅相機及鏡頭,刻有HASSELBLAD的鏡頭即始見於Xpan相機。與大多數懷舊的哈蘇迷的想法不一樣(他們認為石利洛的收購毀了哈蘇),哈蘇 的股權曾經屢屢易手,與富士合作的趨勢也早在石利洛入主哈蘇前就已開始。2003年香港石利洛收購了瑞典哈蘇90%股權後,延續了這種趨勢,陸續停止傳統 產品的生產,並繼續與富士合作研發新一代的6×4.5畫幅數碼相機及配套鏡頭。

 11.jpg  

 

 

 

無疑,在全球化的今天,我們已經不能苛求真正的“血統”,在成本與品質之間的妥協,即便是哈蘇也不能例外。可以肯定的是,凡是刻有 HASSELBLAD的哈蘇鏡頭,均出自日本富士。我們毫不懷疑富士有製造一流鏡頭的能力,也毫不懷疑日本人的品質控制,但與德國鏡頭相比,日本鏡頭的差 距還不是一點半點(玩過大畫幅的人應該知道)。儘管哈蘇一再聲稱他們在選擇合作夥伴時極為謹慎,但是眾多的DEMO片告訴我們,蔡司就是蔡司,富士就是富士。因 此,器材迷在談到哈蘇時,往往指的是配備蔡司鏡頭的傳統膠片哈蘇,而把富士產哈蘇看作是另外一個品牌,一個香港貼牌的日本相機。

 

不過,也許我們不用擔心這些,因為即使是蔡司鏡頭自身,也有高下之分。無忌的電分在他的名帖“關於“頂級”攝影器材的配置及評價”中指出:“哈蘇在超廣角及長焦方面佔優勢,有3個看家頭:38、250SA、350SA,100/3.5也還算較好,其他頭距離“好頭”還有一段距離”。

 

誠如電分所言,配備神話般Biogon 38mm f4.5鏡頭的哈蘇SWC系列相機,才是為哈蘇創出名頭的,真正能代表哈蘇完美的光學和機械性能的哈蘇相機。

  

 

據說,歷來都是哈蘇提出鏡頭需求.蔡司為它設計製造鏡頭的,但是這一次例外:蔡司的設計師們實踐了一個天才性的想法,他們減少了鏡頭的後截距,因而 開發出Biogon結構的鏡頭,但是它最後的一片鏡片與焦平面相距不到20mm,如果運用傳統哈蘇單反機身,鏡頭後組會被反光鏡打到,因此Biogon 38mm需要一個特殊的機身。蔡司把圖紙攤到哈蘇的創始人維克多·哈蘇面前,對他說:我們設計了一隻特殊的鏡頭,我們覺得你應該為它單獨生產一台機身。於 是,下圖中鏡身一體,獨立取景的哈蘇SWA(Supreme Wide Angle) 超廣角相機橫空出世。

 12.jpg  

 

 

哈蘇SWA相機配備的Biogon 38mm f/4.5鏡頭擁有91°的視場角(大約等於35mm相機所用的21mm鏡頭),最近對焦距離達0.3米,景深範圍在f/22時從0.65米至無限遠都是 清晰的,其解像力極高,並且在全開光圈與最小光圈之間、鏡頭中央與邊緣之間具有驚人的一致性,幾呼沒有畸變(對於現在產的廣角鏡頭都是極大的難題),層次 豐厚,影像品質能與當年4×5座機的廣角鏡相媲美。1954年SWA在科隆照相器材博覽會(photokina)上一時風頭無二,維克多·哈蘇因此成為眾 多記者追逐的物件,哈蘇自此真正名揚天下。

 

1956年後,哈蘇曾經提高過SWA的快門強度,並在提高快門強度的機身取景器座和HASSELBLAD商標之間運用了SUPER WIDE的銘牌,因此第一代SWA又被細分為SWA(Supreme Wide Angle) 和SW(Supe Wide)兩款。

13.jpg  

14.jpg   

SWA(包括SW在內)於1959年停產,哈蘇在SWA的基礎上改變了鏡頭外形,將原有的外置鏡間快門改為內藏式,將過片旋鈕改成了快速旋轉手柄, 又把快門按鈕改到了相機頂上,推出了定型的產品SWC,這款產品生產超過20年沒有改型,直到今天,所有的9系超廣角相機都是在SWC的基礎上做少數修改而成。

 

SWC分配備早期不帶T*鍍膜白色鍍鉻C系列鏡頭、1970年代開始生產不帶T*鍍膜C系列黑色鏡頭、後期有T*鍍膜C系列黑色鏡頭三款。

 15.jpg  

 配備無T*黑頭的哈蘇SWC於1966年6月3日開始了它在雙子星9號的太空首航。該相機與其他的哈蘇相機有一個明顯的區別,即其他太空哈蘇均進行過重度改裝,而SWC太空相機主要採用標配,除了特別設計的取景器和內襯被拆除外,這部相機跟市場上買到的產品沒有任何區別,就是下圖中這一台幾呼未經改裝的相機,在1966年進行了4次太空航行。

 16.jpg  

 接下來是有配有T*鍍膜鏡頭的SWC,T*鍍膜是蔡司公司1972年9月的西德科隆照相器材博覽會(photokina)上首次推出有多層鍍膜的 T*Distagon、 T*planar、T*sonnar、 T*Tele-Tessar、T*Heliar、 T*Sonnar等合計16種鏡頭,T*鍍膜是當時最為先進的多層鍍膜技術,通常都是6層度膜,必要時也運用8層鍍膜,為與以前的鍍膜產品區分,“T*鍍 膜鏡頭”在鏡頭上可看到使用了紅色T*標記。

 17.jpg  

 

 

很多人經常問起C系列鏡頭有無T*鍍膜在成像上到底有什麼差別。對這個問題比較一致的回答是:在沒有眩光並採用合適的遮光罩的拍攝條件下,C系列鏡 頭的成像在反差上只比它的對手C系列T*鏡頭稍遜一點兒,實際上在某些拍攝場景中這種差別真是難以察覺。但是,當存在眩光光源時,有T* 鍍膜的C系列鏡頭成像品質明顯要好一些。

 18.jpg  

19.jpg  

 

 

 帶有T*鍍膜的Biogon 38mm C鏡頭(T*C),是哈蘇迷最為追捧的SWC鏡頭,除了上圖中的後期版黑頭T*SWC,還有一款相機也配備帶有T*鍍膜的的C鏡,即1979年哈蘇在停產 SWC後開始生產的著名的SWC/M。80年左右,哈蘇把重大改進型號在原機型號後加上/M以示區別,M即Modify之意,如500C的改型500C /M,500EL的改型500EL/M。自然,SWC的改型被稱之為SWC/M。

 20.jpg  

 

 

我們可以看到,最顯著的改變,是取景器基座被墊高,實際上機身下方的雲台座也下移,這樣一來SWC/M就可以運用哈蘇的寶麗來後背,在沒有數碼的時 代,寶麗來後背可以使攝影師提前預知拍攝結果,在報導攝影中,也可以用來哄被拍攝的物件開心,意義重大。膠片後背也隨之更新為沒有後窗的自動停片版本,除 此之外,SWC/M沒有其他改變。它依然沿用庫存的T*C鏡頭(因此,如果你發現SWC系列機身和鏡頭不在同一年生產的情況,不用擔心,這並非“山寨 機”,而是新產機身拆卸庫存鏡頭的結果),這種鏡頭有一個顯著特點,就是光圈和快門是聯動的,易於直接運用EV值曝光。哈蘇迷推崇 /M型號的理由是其做工和用料優於原型號的相機,甚至優於起初的機型,而且/M型距今比原型機生產工夫要近,因此性能更為可靠。

 

據說,T*C 鏡頭的庫存在1982年告罄,因此第一款SWC/M的實際生產工夫只有兩年,即1980 -1982年,根據哈蘇的產品編號計算,產量不足兩千台,這是為什麼哈蘇迷最為追捧該型號的真正原因,一是產量稀少彌足珍貴,二是在1982年開始生產的 SWC/M上,不再運用T*C 鏡,而開始運用重新設計製造的更為現代的T*CF 鏡頭。據傳,國外的哈蘇燒友和國內的相機修理師傅,甚至包括無忌的電分都一致認為,1980-1982年產的SWC/M型相機所配備的Biogon 38mm T*C 鏡,具有最高的光學素質,是公認成象最佳的一代,用電分的話來說,"如能找到成色好的SWC/M就更好了,玻璃特好"。1980 -1982年產SWC/M是SWC系列的頂峰,有很大收藏價值。

 

我有幸擁有一台81年產SWC/M,以他為例,講解一下T*C鏡頭。

 21.jpg   

C系列鏡頭的鏡頭的調焦環和快門速度環都有圓滑的防滑齒,鏡筒上蝕刻有“Synchro-Compur”字樣。調焦環位於鏡身後部,快門速度環在前面,ev值刻度是紅色的。

 22.jpg  

 

 

C系列鏡頭的快門速度為1秒-1/500秒,有B門。在B門的旁邊,有一組以綠色標識的4至125的數字,它不能作為快門速度來選定,其作用是根據 不同的EV值為用戶提供一個B門曝光的參考工夫。正常情況下快門速度和光圈調理是聯動的,因此無論調理改變快門速度還是光圈都不會導致曝光EV值的變化。 如果想改變曝光EV值,可以解除聯動鎖再調理光圈或快門速度。

 23.jpg  

 

 

C系列鏡頭具有可隨光圈調理而變化的景深表,有兩個紅色箭標指示景深範圍,紅色箭標的地位與光圈調理聯動。鏡頭最高閃光同步速度為1/500秒,在 鏡身左側有一個小撥杆,用來選擇進行X電子閃光燈或者M閃光泡拍攝。此撥杆還有一個V門,是大約為8秒延時的自拍機,在選定或取消自拍機時,必須按住一個 附加的鎖定撥杆。必須在鏡頭上弦後才可以設置自拍機。

 24.jpg  

 

 

有朋友問道,為什麼SWC/M配備的T*C鏡在光圈全開的時分仍然可以見到光圈葉片?是不是壞了?我特意就此詢問過香港斌達相機公司的達叔,他回答 說這是正常現象,設計本如此。全開之後雖有遮擋,但剛好是f4.5,如果沒有遮擋玻璃全露就超過f4.5了,因該鏡頭極邊緣部分成像會變差,所以無法把光 圈設計的更大,光圈葉片的收縮就到此為止,以保證影像品質。見到下圖現象的,請勿擔心,這是正常的。但似呼從CF鏡頭開始就沒有該現象存在了。

 25.jpg  

 26.jpg  

 

 

在ebay上,常常會見到一些機身序列號在1980年以前,卻標著SWC/M的相機,實際上這些相機原本是SWC。哈蘇在1980年推出了SWC改 SWC/M的套件,人們可以方便地把SWC改成SWC/M,甚至連銘牌也改掉。因此市場上凡標有1980-1982年以外序列號的SWC/M,都是進行過 修改的SWC。上世紀的哈蘇產品序列號排布是非常有趣的,以V、H、P、I、C、T、U、R、E、S分別對應1、2、3、4、5、6、7、8、9、0,乍 一看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密碼,連著看就恍然大悟:VHPICTURES (= 維克多哈蘇影像),想想這個片語,就能很容易的破譯出哈蘇生產年代。由此,最正宗T*C 鏡SWC/M的機身序列號,必以RS、RV、RH結尾(即80、81、82),其他都是起初改的,用SWC T*加套件改SWC/M是看不出來二致的。

 

傳說,蔡司生產鏡頭以光學玻璃的庫存為基礎,一批光學玻璃存貨用完,該型的鏡頭就無法繼續生產了,只能依照新材料的特性更改設計,以維持產品品質的 基本一致,因此CF鏡頭普遍要比T*C系列鏡頭素質差。官方的說法是,1982年,蔡司公司將C系列鏡頭重新設計後推出了CF系列鏡頭。這次重新設計改進 了快門,鏡頭更易於操作,並增加了F檔,使該系列鏡頭可以與採用焦平面快門的哈蘇機身匹配運用(不適用於SWC系列)。新鏡頭採用了Prontor型鏡間 快門。在C系列鏡頭上B門旁邊那一排綠色完整秒時刻度被取消了。快門環和光圈環改為非聯動式,但也可以通過按壓一個聯動鎖將二者聯動。該系列鏡頭取消了可 移動式景深指標,改為用蝕刻在鏡筒上的景深表來表示景深範圍。CF鏡頭取消了自拍機,拋棄了63螺紋濾鏡而採用了這一時代哈蘇部分鏡頭通用的B60卡口 (可以和其他鏡頭共用濾鏡了)。於是,SWC/M的外形變得現代起來。

 27.jpg  

 

 

 

哈蘇迷中有一個傳言,即T*C是最好的鏡頭,隨後的越來越差,這也是1982年以後大量生產的採用CF鏡頭的後期款SWC/M不如1980 – 1982年產採用T*C鏡頭的前期款SWC/M更受追捧的原因之一。事實上,不光是SWC系列,包括對於哈蘇500系列也有這樣的說法,T*C比CF的光 學素質更好。在哈蘇用家宋剛明學生的博文“評說哈蘇”中,他闡述了自己的觀感:“平心而論,CF頭比C頭無論在操作性,還是光學表現,都有改進。過去的C頭,快門是要經常熱身的,就是每一、二個月就要拿出來運動一下,不然低速就會失准。CF頭則沒有這一弊病,而且快門壽命延長了2-3倍。今天高科技控制的鍍膜技術,應該比過去的高出一籌”……“C頭可以說是不惜功本的傾力之作,處處體現了手工製作的最高境界。線條跌宕起伏,金屬味十足。不光是工具也是工藝品。而CF頭可以說是毫無美感的“水桶仔”,僅僅只是一件好用的工具而已”……“再則CF頭的確在用料和加工上,不如C頭。我用幾款20年前的C頭,至今嚴絲合縫,操作順暢。CF頭的字是絲印的,白慘慘的,極刺目。C頭的字是蝕刻和局印,分銀色和紅色,既耐用又涇渭分明。C頭的景深指示杆,與光圈連動,加工精緻,極為直觀。這在所有鏡頭中都是獨一無二的。CF頭改成絲印,看景深要認真查找,多有不便,只是省了成本。C頭全部金屬製作,CF頭有了不少塑膠件,耐用性肯定要打折扣。人們花了極品的價錢,當然希望有極品的製作,所以對CF頭瞪眼睛也是可以理解的”。

 

CF頭在(非光學部分)用料方面比C頭差,加工也採取了簡化措施以降低成本,但光學素質如何實際上更取決於鏡頭材料,此間並未有官方說法指出CF用 材與C鏡不同。因此,1980-1982年產SWC/M最具收藏價值的主要原因應當是其不足2000台的產量,而並非鏡頭素質之間的區別。當然,我聽過一 段野史,在福倫達被蔡司於1956年收購後,蔡司獲得了福倫達最為珍貴的光學玻璃庫存,這些玻璃幫助蔡司大幅提高了鏡頭素質,然而,即便有這一說,這些庫 存也應該用不到80年代吧,應與T*C停產改換CF無關了。我認為,鏡頭總是要現代化的,哈蘇本身也不可能一成不變,新型鏡頭的推出是必然的,不代表舊的 更好(CFi除外,之後會講到)。我個人更喜歡CF鏡頭,至少買遮光罩時方便一些(不過T*C鏡頭加遮光罩還真是多餘,根本不怕眩光)。

 

SWC/M於1988年停產,升級為903SWC,去前代相比,CF鏡頭沒有任何變化,最大的改變是取景器變得龐大了,開始有取景框線,並且將原來 機身上的水準珠移到了取景器上方。機身側面打上了903SWC的銘牌,而且把背帶扣從卷片器下方移到了上方。從此,SWC被命名為哈蘇9系列。

 28.jpg  

 類似於500EL系列,903SWC可以接上專用馬達運用,變成自動卷片SWC-E(我懷疑SWC/M也能用,不過我認為意義不大,12張片一瞬間就拍完了,要不停換卷)。

 29.jpg  

 

 

這一個是限量發行太空版的903。

 30.jpg  

 

 

這是接上數碼後背的數碼版903。

 31.jpg  

 

 

2001年8月,903SWC停產,由配備CFi的905SWC取代。此前,哈蘇已把大多數CF鏡頭升級為CFi 鏡頭,當然905SWC也不會例外,為符合歐洲頒佈的環保法,CFi鏡頭沒有再運用含有鉛、砷、鉈等重金屬或放射性元素的光學玻璃,轉而運用“環保玻璃”。這樣一 來,鏡頭的光學和鍍膜設計都需要重新計算,以接近原CF鏡頭的光學水準。不過,因為材料的徹底改變,905SWC的鏡頭素質明顯下降了。儘管905SWC 在鏡筒內壁運用了新的防反光塗層,可以更好的抑制眩光,提高反差,但其抗眩光能力還不如老款的T*C系列鏡頭,Biogon最為驕傲的邊緣解像力也嚴重下 降。905SWC相比前代也有一些優化,比如快門壽命由903SWC的35000次以上提高到了50000次以上,改用了帶鎖定系統的閃光燈PC接點用以實 現非常可靠的閃光觸發,隨CFi鏡頭的整體設計改變而改變了調焦環的手感,等等。雖然905SWC仍具有驚人的影像品質和王者之風,但與其前代相比,卻是 一代不如一代。

 32.jpg  

 

 

石利洛公司入主哈蘇帶來的直接改變是哈蘇產品價格的大幅提高。905系列首當其衝,產量少,價格高,光靠發燒友追捧在市場上難有作為。

 33.jpg  

2006年,hasselblad在官網上宣佈,905SWC相機全面停產,Biogon 38mm的神話從此終結。

雖說是停產,但其體系的零配件仍持續生產及供應,雖說哈蘇機械式相機的成熟度和完整度極高,極少故障,但其永續經營的理念也保障了用戶傳承的信念!!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o.5 的頭像
    No.5

    No.5

    No.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